《石头记》暗喻灵修(三)苍蝇内,也有道


本文共计16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7分钟。

        你们以为师父每天打坐就是把眼睛闭起来或是半开半闭,样子很严肃,跟菩提达摩一样,有人来就睁大眼睛,瞠目结舌,人家见了觉得恐怖,只好走掉。不是,除了打坐,我有的时候也看书,无聊的时候看苍蝇。今天我看一两只苍蝇飞来飞去,看了一会儿以后,我真正了解它们跟我们一样,它们不是苍蝇。因为世界的语言有限,所以说它是苍蝇。它本来不是苍蝇,只不过外表是苍蝇而已,里面运作的力量是一样的,是同样一种力量在控制它,叫它飞、叫它走动、叫他吃东西,叫它到这里、到那里。我们人也是一样,我跟你、跟他都一样,里面一样,只是外面穿的“衣服”不同。不论是你好、我坏,或是我好、你坏,里面都是一样的。好坏只是外表不同的行动而已。我们说:好、坏是为了有所区别,因为假如我们不做分别的话,那世界就不好玩了!所以我们才分别。就像看野台戏一样,戏还没上演以前,演员有可能是由一个普通的家庭组成,包括丈夫、太太和小孩,整个家庭大大小小的成员组成一个戏班。不过等一下上台就不一样了,爸爸演很凶恶的国王,妈妈变成一个很可怜的受难者,孩子则变成爸爸的敌人,兴起革命,要把凶恶的国王推翻。在舞台上每个都融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但等一下回去,洗掉脸上的妆,换下戏服,还是跟一个家庭一样,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聊天,在一起做事。开悟的体验,让我们心里很轻松,谁好、谁坏,我们不会在乎那么多,这个世界兴隆不兴隆,我们会看得透、看得清楚。婆娑世界像戏院,大家都在演戏,不过这样才好玩嘛!不演戏的话,要做什么?有很多人去西方以后,发愿再来娑婆世界度众生,有可能因为西方净土太无聊,我不晓得。你们有没有去过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太快乐,不会无聊的,不过一点时间以后,也会无聊。凡事应该取中道,太阳、太阴都不好。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阴阳调和,这样生活比较有趣,不会感到太无聊。经典上记载,观音菩萨本来是古佛,维摩大师也是古佛,释迦牟尼佛好几千百万劫以前成佛。在《法华经》里,释迦牟尼佛说,好多娑婆世界的众生,以及从地涌出的菩萨,都是他度的。地藏王菩萨也是古佛,好多的人、神、鬼、菩萨,都是被地藏王菩萨度化。不过《地藏王经》里面记载,他到现在还没成佛,这都是因为我们众生害他,众生都喜欢下地狱,让他好忙。当我们看经典的时候,因为智慧有限,很多地方不晓得应该做何解释。不过能了解就了解,不能了解就算了,因为佛的力量不可思议,我们无法用世界的语言或有限的头脑去解释。我们的头脑是很好的电脑没错,不过也只是一部电脑而已,所知有限,我们不可能用它来判断超世界的东西。我猜大概那些古佛感到比较无聊,所以有的时候应该再来娑婆世界探视一下,看戏吗!我们在家的时候,有丈夫、有太太、有父母、有小孩,生活中充满喜怒哀乐的滋味,够我们体会了,不过我们还是喜欢去戏院看电影,看人家的喜怒哀乐,是不是这样?所以电影还是很受欢迎,戏院总是满满的人。所以佛菩萨即使在净土很快乐,不过有时候也会暂时去体会喜怒哀乐一下。如果你们问我,这个世界的众生能不能度的完?师父会说:度不完,因为统统度完的话会无聊。一般人看皇室宫殿是不是最辉煌的?他们是最富有、最有权力的人,不过有的时候他们也会无聊,应该去度假,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钓鱼,或是去尝试普通老百姓的娱乐。因为他们要放松,想追求不一样的生活变化。平民老百姓很喜欢当王,以为当国王是最好的差事。但是当国王的人却难免感觉到很无聊,有的时候会想要变换工作。乾隆皇帝无聊的时候,就装扮成普通的人,微服出巡,视察民情。除了想更了解国家的情形之外,他同时也藉机享受一些宫廷外的乐趣,因为他在皇宫里面,每天步调都好紧凑,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工作,都安排好了。还要听取各个官员轮流上奏,报告很多国家大事----战争、饥荒、天灾、暴乱、台风、地震等等,好多头痛的事。所以有的时候他暂时抛开沉重的工作,假装成平民去游山玩水。不过史书没有说他去玩,而是说他去了解民生疾苦,没关系,这样比较好听。不过读一些他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除了微服出巡、视察民情之外。乾隆皇很享受世界的乐趣。

新天涯论坛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