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可以重来:致即将入学的大学生们


本文共计46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8分钟。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致长成中的青少年朋友们……     

江南樵夫    2015-09       
*
年过五旬,经常有不同年龄段的人问我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会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               

每当此时我都瞬间沉默,人生真的可以重来么?                     

倘真如此,那我想对小孩子们讲:如果投生也能自选,那我首先选择不生在大陆中国。我要选一个儿童的自尊和天性不被强权污染和扭曲的国度去投生,因为我要投生的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善意的人道世界,做一个理性、宽容、智慧的生命,而不是要投生一个畜牲出没的丛林世界,要么做狼要么做羊。                     

但如果出生没得选,那我就从选择做一个博览群书的智者开始。                     

我应该趁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读遍诗词歌赋,可以不求甚解,但不可以走马观花。因为诗词歌赋是人类飞扬着的心灵中最美好部分凝结而成并洒落人间的珍珠,可以舒心明目净化灵魂,奠定一个人一生向善的根基和脱俗的气质。         
   
*我还应该珍惜能够阅读到的一切著名书籍,就算暂时不能读懂每篇文章的深意,也要认真读通其表面的语意,尽量记住,以为将来深邃的思考储备足够分量的阅读资源。

别太懒惰,要查阅每个陌生字词的发音和意思,不能再象此生一样从来没有真正读完过一本书,四十多年之后才真正知道一些字词的含义和发音。                     

如果运气好,我还要学好拉丁文、文言文、巴利文和德文。因为我现在知道,现代哲学的源头在古代的希腊、罗马、中国、印度和近代的德国。                     

哲学是一切学问的归宿,实现哲学的追求是所有生命不懈跋涉的终极意义。             

*我还想对大孩子们说:当我们长到中学的年龄时,天生的意气就开始萌动。我不后悔曾经让正义泛滥,但却惭愧于任虚荣作祟。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希望亲近一位睿智慈悲的师长,好好梳理青春躁动的情绪,即便在不可抗拒的“人生逆反期”也不改变既定的人生旅程。                     

如果高中还分文理科,那我仍然坚持一意孤行选择理科。董仲舒说“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五常,也就是说,哲学和伦理是人的天性,是本来根植于人心,与天地同在的先天常识,无须学习,只须开启。而科学则是后天的技能,非外学不能掌握。                     

一个有哲学悟性的人文科是无师自通的,坚持阅读就能文思不废,这样的人从事理科学习和研究,文理兼备,其乐融融,机缘若巧,即为大师。               

*大学我仍然会选择理科专业,如果上大学了而且选择了理科专业,就算味同嚼蜡我也会千方百计去选修逻辑学,因为逻辑是自由思维的基础,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拥有独立的人格,人生也才能不虚此行。 

同时,我会在学校找一份工作(比如管理报纸栏等),不耽误学习情况下的自食其力,可以培养我的责任心和自律品德,克服大学四年中国大学生普遍养成的游手好闲懒散颓废的中国学生病。                     

我可以因为勤工俭学而致的手头宽裕而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和远足旅游,增长见识而非吃喝挥霍。      如果可能我还要“步搭”去一次西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大学期间如果可能,我要亲近一位德才兼备的老师在专业课外指导我学习老子的《道德经》、黑格尔的《小逻辑》、乔达摩悉达多的《金刚经》、卢梭的《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同时我会努力学好英语。                     

*大学毕业无论是考研继续深造还是走上社会开始工作,我都将努力缔造一个全新的思想体系,在这个思想体系中物质和意识不再是对立的,而科学也不再是神圣的,它将回归它本来的地位而和宗教、哲学、玄学甚至美学和心理学等比肩并列。这样就可以避免人类的认知努力偏离真理的轨道而与真知渐行渐远。                 
                                   
如果从事科学研究,我会努力遵循科学的法则去发现规律,但永远只承认科学发现的客观性(如果有所发现),而非真理性。科学是有限的,而真理是无限的。     

逻辑本身所无法克服的缺陷使得以逻辑为工具认知自然的科学也具有深刻的局限性。这一点我们今天知道奥地利的哥特尔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论数学原理及有关系统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的论文中已经给这个唯科学至上主义的时代发出了清醒的警告,而这种数学原理的不确定性真相今天已经终于在物理学领域开始显现。                     

这说明,一个高效、开放、宽容的认知系统和对这个系统的及时建立和深入人心的普及推广,对今天这个快速演进的人类世界是多么重要。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要么去自由发达学术气氛浓厚的国家深造并成为大学的终身教授,而无须因为匮乏的恐惧而为五斗米折腰,也不必浪费探索世界和改造社会的大好时光;要么在国内分心工作并远离一切主流的教育和宣传机构以滋养保护这独立的注定要成为未来主流思想体系的灵光,尽一个卑微纤夫的力量努力牵引中国这艘愚昧的文明航船远离瀑布和深渊。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
新天涯论坛
最新回复 ( 0 )